中关村离技术创新高地还有多远?
|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李杨 王若宜)北京中关村目前正遭遇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国务院关于加大中关村建设的批复中对区域发展目标的定位是"创新基地";但是在一些"村"外人眼里,中关村似乎更像是一个计算机配件的大卖场。中关村离技术创新高地还有多远? 管理者、企业家、专家一致认为,中关村不乏产品技术,但原创技术确实不多。《知识经济》主编刘韧指出,原创技术具有先入优势和垄断性。目前我国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高科技,特别是IT领域存在较大差距。微软和因特尔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借助其核心技术的先入和垄断,攫取全世界的利润,使发展中国家很难插足。 数据表明,中关村技术收入从1990年的8.2亿元,猛增到2001年的215.2亿元,增长26倍,近3年几乎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真正撑起中关村技术收入的并非原创技术,而是丰富的产品技术。 其实,目前中关村企业紧盯的也正是产品技术。联想研究院院长贺志强坦言,各国企业研究院的目的一般有3个:解决现阶段的核心技术;推动企业未来进步,做前瞻性研究;促使技术创造价值。联想目前强调第三者。在联想集团拥有的322项专利中,外观设计就占148项。 是什么限制了中关村的技术创新?北京市副市长、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刘志华说,大院大所丰富的技术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是中关村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之一。中关村是全国智力资源和人才最密集的地区,每年产生几千项科研成果,由于体制问题,这些科研成果有的胎死腹中,有的远嫁东南沿海。 "实验室经济尚未形成严重制约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中关村的实验室人员很辛苦,收入却相当低,知识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大量人才的兴奋点虽在实验室研究上,但面对现实条件和薪水又望而却步。 融资渠道不畅也阻碍了企业难以走上技术创新之路。中国火炬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总裁丁传宽介绍,截至目前,我国风险投资的法律和市场体制基本上属于空白。创业投资需要股权交易的开放、自由、透明和多层次,股票交易市场也要从一种到多种。从国内的情况看,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有主板市场。由于二板市场尚未建立,风险投资没有退出机制,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因此得不到彻底的解决。 企业家、专家在谈到中关村的技术创新之路应该怎么走时认为: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 他们指出,首先要破除一种误解:技术创新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发明创造,技术创新存在于商业运作和产品制造之中。柳传志说,个人电脑最关键的成本在库存上。由于芯片不断降价,产品一旦积压就会造成损失,所以对于PC来说,销售方式的成功往往是决定性的。DELL公司之所以能够在PC上打败ASP、康柏、IBM、HP,就是由于实施了技术含量较高的直销方式。联想也希望通过ERP系统,准确预测市场,避免产品积压。 "制造同样存在很高的技术含量。"刘韧强调,组装和制造是有很大区别的,目前我们的产品收入主要还是来源于组装,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中关村科技公司总裁段永基说,中关村还应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以IBM为例,去年IBM销售额达到900亿美元,在技术上遥遥领先。要想撼动这些跨国公司的地位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必须发挥自身优势。跨国公司做的是全球市场,对于他们来说人力成本是最高昂的。这就体现出我们的两个优势:一个是做区域市场;一个是做智力劳动密集型的技术。 柳传志说,彩电业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国产彩电打败日本彩电靠的就是针对区域市场的产品技术。日本彩电到中国后画面不稳,原因是中国的电压不稳,而且电视信号弱。国产彩电专门改进了高频接收部分和电源部分,画面稳定,而且价格又低。他说,联想正是由于瞄准区域市场的产品技术,才从强大的跨国公司碗中分得了一杯羹。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武文生指出,我国传统企业信息化程度还很低,而企业信息化要求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智力密集型的信息化服务将是我们一个广阔的空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