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离技术创新高地还有多远——缺乏原创技术,不乏产品技术
|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李杨 黄威 王若宜)采访中,管理部门、企业以及专家一致认为,中关村不乏产品技术,但原创技术不多,只有大唐电信研制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标准、与微软Windows捆绑的汉王公司手写体输入、中芯微系统公司研制的实用化0.25微米32位CPU芯片"方舟1号"等屈指可数几项。 《知识经济》主编刘韧指出,原创技术具有先入优势和垄断性。目前我国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高科技,特别是IT领域存在较大差距。微软和因特尔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借助其核心技术的先入和垄断,攫取全世界的利润,使得发展中国家很难插足。中关村的原创技术,一方面数量寥寥,另一方面产业化程度很低,对整个中关村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 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关村技术收入从1990年的8.2亿元,猛增到2001年的215.2亿元,增长26倍,近三年几乎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专家指出,真正撑起中关村技术收入的并非原创技术,而是丰富的产品技术。 其实,目前企业紧盯的也正是产品技术。联想研究院院长贺志强毫不隐晦地说,IBM研究院研发的是10年以后的技术,微软研究院研发的是3-5年以后的技术,联想研发的是1-2年的技术。各国企业研究院的目的一般有3个:解决现阶段的核心技术;推动企业未来进步,做前瞻性研究;促使技术创造价值。联想目前强调第三者。据了解,联想集团拥有的322项专利中,外观设计占148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