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缘何不平静

 

   新华网北京7月5日电   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龙头"基地中关村来讲,2001年是不平静的一年。"村"内频频传出网络企业CEO下课、"巨头"企业大量裁员、小企业无力承受高房价而搬迁等消息。最近,记者带着这些热点问题专访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陆昊。

  记者:有媒体说,去年中关村的动荡是由于它目前正处于"阵痛期"?其深层原因是什么?

  陆昊:中关村的动荡是经济转轨期市场发育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是十分正常的经济现象。之所以在中关村表现的格外明显,是由于它最接近市场经济的前沿。

  近年,中关村确实处于内困外忧的"阵痛"中。一方面,美国IT业的衰退在国内最先影响到了中关村,导致部分企业裁员;另一方面,区域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使原来交通不便、房价偏高、写字楼供给不足等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北京市政府全力加快建设园区决策引起的,恰恰反映出中关村的硬件环境不尽理想,需要加快建设步伐。

  记者:社会上对中关村硬件建设模式存在着不同意见。有人认为,中关村是在老城区基础上重建,应采取"滚动发展"的方法。而现在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西区的"推倒重建",造成了空间拥挤、房价升高,破坏了原有的商气。政府部门是怎么考虑的?

  陆昊:我国目前仍处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之中,所以政府管理部门有必要整合一些重要资源,以推进区域重大产业化项目和产业基地的建设。究竟采取什么方式进行中关村园区的硬件建设?我们经过认真分析考虑,如果还是按照自然演进过程来建设,相对滞后的地区基础设施不会出现迅速扭转的局面,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集中力量建设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现在社会的批评似乎有些矛盾,一方面说我们在搞房地产,一方面又说核心地区房价太高。我们认为,目前房价过高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不足,需求过大,因而才有了商务西区的"推倒重建"。但西区拆除的是5800户破旧居民房,不是高新技术企业必要的活动场所,不会对地区商业发展连续性造成太大的影响。

  在建设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震荡,但总体发展势头是好的。去年海淀区税收达35亿元,仅个人所得税就达19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去年新入园企业达到3060家,其中留学生创办的企业530多家,也说明了中关村的"地利"优势不减。

  记者:曾有文章说,中关村"只有企业,没有产业"。那么,中关村应当怎样发展产业? 陆昊:近年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IT产业中,从产品利润率角度来看已形成"微笑曲线"。曲线的左边表示的是研发利润率,右边表示的是销售和服务利润率,中间铭底是制造业的利润率。遵循这一曲线特征,发达国家从九十年代已开始了"空心化"战略,即将原地产业链中的一部分向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早在九十年代初,中关村企业家就提出了一个与世界潮流相吻合的经营战略:"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目前,联想、方正、紫光等大企业都是把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放在了成本较低的东南沿海一带。

  中关村特有的智力资源决定了其产业应该定位在曲线的"两头",即只能是全国仍至全世界有影响力的技术创新中心,而需要发展的制造业也应与核心技术相关。目前,一区五园的格局就是按照这一定位规划的。其中核心区海淀园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孵化的中心,发展区里的软件园、生命科学园、新材料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等是关键技术制造业区,其他四园区将成为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应该强调的是,这种产业链的形成不能像在计划体制下那样,由政府一手布局、构建,它更多的是自下而上市场发育的自然过程。

  记者:中关村企业数千家,但产值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只有近200家,中关村企业长不大的原因是什么?

  陆昊:从企业发展技术路线看,形成有实力、上规模的大型企业不外乎三条路径。即由科技人员持有创新成果,在风险投资或战略投资企业的强力介入下,由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为行业的"龙头";若干家大中小企业经过多次合并重组而成;引进境外跨国企业兴办合资或独资公司。

  中关村的特点是智力资源丰富并已有一批活跃的中小创新企业,最适合走第一条路径。但由于我国至今还未形成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包括风险资本的法律形式、退出渠道、选择有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再加上高素质的创业投资类中介机构太少,使得风险投资运作成本过高。因此,尽管中关村活跃的中小企业引起了许多投资机构的关注,但没有法律保障,投资机构或是把钱握在手中迟迟不敢下注,或是偏转了方向,使得大量资金无法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而,缺乏形成产业规模的资金,应是困扰中关村中小企业迅速成长的首要因素。当然还有激励机制不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园区近年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目的是为了从制度层面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过度阶段的资金需求问题。例如,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关于有限合伙的立法,并已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有限合伙的风险投资机构。又如,园区为中小企业申请创新基金项目、担保资金项目超过7亿元,并正在构建区域企业信用体系等。

  记者:今年是中央批复加大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第三年,"阵痛期"的中关村能否实现"三年大变样"的目标?

  陆昊:去年的中关村虽然不平静,但取得的成绩仍有目共睹。首先,园区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455·7亿元,同比将增长39·8%;技工贸总收入2151亿元,同比将增长28·1%;上缴税费92·1亿元,同比将增长49·5%;出口创汇25·5亿美元,同比将增长27·5%。经济总量指标已超过既定的2002年全年指标。 

  其次,科技人员入园创业热潮持续高涨,涌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项目。中芯微系统公司研制的中国第一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用化32位CPU芯片--"方舟-1号";中星微电子公司的可迅速产业化的中国首枚百万门级超大规模专用芯片"星光一号";北京博奥生物芯片公司现已申报国际专利20多项;此外,还有六合万通公司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整体设计、凯思昊鹏公司的HOPEN嵌入式操作系统均在中国IT产业高端技术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同时,园区硬环境建设全面向纵深发展。全年完成道路改扩建12条,共70多公里;绿化面积新增约200万平方米,多个污水处理厂和处理设施相继开工;各产业基地在拆迁、建设方面进展迅速,按市场机制运作和使用银行贷款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总额约100亿元。   

  此外,争取了国家重大产业政策的支持。国务院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科技部批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已经使园区内数百家企业受益;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已批准中关村软件园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园区外资比例低于25%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开设外汇资本金帐户;科技部同意调整园区政策区域范围,实际增加可利用政策区域约30平方公里。

  应该相信,按照这一发展思路和建设进度,中关村会以自己特有的比较优势和对创新的探索实现既定的目标。(记者黄威、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