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老杜的创业史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改革是大势所趋,下岗工人不能过多依赖政府,要自己主动找出路。”北京市再就业明星杜增寿在经过一番艰苦创业后发出这样的肺腑之言。

  今年50岁的老杜头发已经半白,脸上布满了皱纹。他原来在北京市和平里街道下属的一家小厂当经理,后来工厂与街道脱钩后效益不好,他就离开了厂子。那是1999年,老杜当时已经47岁。“咱文化水平不高,高科技的东西不懂,找工作困难。妻子当工人,一个月收入只有800多元。儿子又刚考上西安交大,一年的花销至少一万多元。刚下岗那阵子真是难啊!”

  老杜十几岁时就下乡去了东北,一呆就是10年,29岁时才回到北京。“我能吃苦,不怕累,不信找不到活干。”他当经理时经常和街道办事处打交道,知道他们安置下岗工人的难处,“不愿再给政府添麻烦。”老杜先是在朝阳区的城乡结合部开了个小饭馆,但几个月下来经营状况很不好,赔进去几万元。后来,老杜有个朋友要转让在郊区平谷县的一个养兔场。他花了12万元买了下来,开始养兔子。

  从1999年底,老杜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他每天的生活费只有2元4毛5分,干什么都要精打细算:铁锹买新的要花十多元,他舍不得,自己去废品收购站按一斤废铁七毛钱的价格买回个旧铁锹头,回家后安上个木头柄一样用。“那几年我把附近所有的废品收购站全跑遍了。”工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养兔场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老杜向亲戚朋友们借钱在附近租下一块占地15亩的养猪场。为节省开支,他和工人们一起清除垃圾、打扫卫生、垒建新舍,一天下来累得双手都张不开。2000年10月底,老杜自己的“獭兔养殖中心”终于建成了。县里来人验收,附近的农民甚至河北蓟县都组织50多人慕名前来参观。当年,他被评为北京市再就业明星。

  谁知好事多磨,老杜投入养殖中心的钱迟迟未能收回,他又陷入新的困境中。为把兔场维持下去,他只好陆续杀掉一些兔子换成饲料后养剩下的兔子。养殖中心兔子最多时有5千多只,现在已经所剩无几,兔场基本停产了。

  不愿向命运低头的老杜现在正谋求新的出路,他打算搞毛衣厂加工出口毛衣,专招40岁以上的下岗女工,“因为我太知道下岗工人的难处了”。虽然目前他遇到了贷款的难题,但老杜说:“下岗了,你跟父母、家人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到头来还得靠自己去闯。不能光靠政府,政府也有政府的难处。那么多外地人在北京都能活下去,我这个北京人也能。别人能吃苦,我也能。我相信,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没有翻不过去的山。”

编辑:齐雄

[关闭窗口]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电话:(010)65132992 广告:(010)65223198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18号 邮编:100006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北京分社·北京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