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增强行政透明度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新华社记者 杨青) 现在如果你登陆北京市政府网站,就可以看到有关老字号、房屋产权登记、公共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等立法调研课题正在公开招标。而这仅是北京市实行政务公开的一项最新举措。
在北京,政府重要政策信息及时公开发布已形成制度。今年2月,北京市计划发展委员会率先建立起信息披露会制,向社会公布本市新出台的有关重要法规、规章、政策文件;由计委负责的政府重大决策和举措;具体产业的投资现状、发展趋势和政府调控政策;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等信息。
从已召开的5次信息披露会上,社会各界能够及时获知北京汽车市场、高尔夫球场规划建设情况;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网上审批试点情况;北京实行土地年度供应计划管理制度;《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2008年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方案等最新经济动态内容。
“如果不了解政府有关的法规、政策和市场情况,盲目投资,不仅会造成企业风险,而且导致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北京市计委法制办负责人指出,建立披露会的目的,就是使社会各界能及时了解产业现状和政府部门未来的发展规划,帮助投资者制定准确、科学的发展决策。这也是政府适应市场经济变化,转换行政管理职能的客观要求。
不仅是计委,北京的劳动、人事、公安、环保、质检、工商、税务等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政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开相关信息。北京还实施了“市政府规章文本公民自由索取制度”,在各个区县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图书馆或社区内设立索取点,方便群众查询索取。“加大行政工作的透明度,使人民群众具有知情权,也就加大了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力度。”这是北京市实行政务公开,定期披露政府信息的又一目的。(完)
编辑: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