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与“补课”

11月8日,张银涛、何静婵边吃午饭边听十六大的新闻,他们是联想集团北京厂的员工。
由于上午上班,无法看十六大开幕的直播,利用中午时间“补课”。

这是联想控股的职员正在网上看十六大直播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新华社记者李杨 崔军强)对每一个企盼民族复兴的中国人而言,今天开幕的十六大无疑是一堂必上之“课”。在每天都有7、8家新企业诞生的中关村,“村民”们因岗位不同而选择有异:“听课”与“补课”。
国歌在人民大会堂奏响的时候,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管理团队不约而同地围到电视机前“听课”。在第一时间听到党的最新声音,此刻成了每个人最强烈的愿望。江泽民总书记在报告中,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等社会阶层纳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队伍,这番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人事部总经理杨彤说:“联想从夺得全国第一到亚洲第一,只用了短短四、五年,如果不是赶上了好政策,联想不可能铸就今天的辉煌。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有更多的民族品牌,高科技企业的担子从此更重了。”
与联想控股的管理人员相比,联想集团的生产车间内既无电视可看,也未联通互联网,但技术工人们对十六大的关注程度丝毫不减,一些性急的员工甚至在吃午饭时打开了收音机。生产主管张长春指着忙碌的流水线说:“这里每停一分钟,意味着要少生产12台电脑;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生产本土制造的中国货。”随着市场复苏,订单从各地涌向联想,张长春和300多名工人一起,每天要加班3个小时。但张长春说:“无论多累,我进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十六大电视专题新闻。白天缺下的课,晚上一定要补上。”
办公室有电视和互联网的人选择“听课”,不得不坚守岗位的人选择“补课”,就连中关村的报贩都直喊这两天登载十六大新闻的报纸卖得快了。其实,关注十六大的不止中关村,今天全中国都一样。(完)
编辑: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