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夜色美如画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新华社记者 刘浦泉) 国徽金光闪闪,国旗迎风猎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北京人民大会堂在灯光照射下更显庄严雄伟。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即将在这里隆重召开。
同往日一样,毛泽东巨幅画像依然高悬在天安门城楼上。不同之处在于,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新立起了“热烈庆祝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巨幅灯箱。入夜,站在贵宾楼饭店楼顶眺望,天安门周边建筑群上红旗飘飘,十里长安街宛若一条星光灿烂的银河。
徜徉北京大街小巷,到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平安大道、王府井步行街都亮起了一盏盏透着喜庆和吉祥的大红灯笼,两广路两侧挂起了红色的中国结,前三门大街浑若一条“灯光隧道”。西单、东单等主要路口搭起了造型各异的宫灯。专门生产灯笼的北京美术红灯厂周西田主任说:“几天前就开始加班,现在仍供不应求,连外国驻华使馆也要求订货。”
深秋的北京,寒意袭人,但仍挡不住人们夜间观灯、购物的脚步。菖蒲河公园、东皇城根遗址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等新建景区,赏景、拍照的人们络绎不绝。三里屯酒巴街、东直门内簋街仍是通宵达旦营业。王府井、西单、前门等商业街依然像白昼一样川流不息。北京市百货大楼市场部秦威说:“尽管现在天气有些冷,但晚上前来购物的人流依然不减,每天销售额保持在数百万元。”
入夜,北京市民纷纷打开家里的电视机和收音机,收看收听党的十六大的消息。在北海、什刹海、地坛等公共活动场所,记者看到市民们欢快地表演着京剧清唱、扭秧歌等文艺节目。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不少师生在挑灯夜战,刻苦攻读。在首钢、燕化等企业和科研单位,数以万计的产业工人、科研人员仍在坚守岗位。
晚上十点多钟,最后一批观众走出位于西长安街上的首都电影院,但家住北京南城的一对青年恋人却不急于回家。他们兴致很浓地对记者说:“我们还要去看看天安门的夜景”。(完)
编辑: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