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北京人的菜蓝子里永远是老三样:大白菜、土豆、萝卜,尤其是大白菜,更是北京人过冬的主打菜。每年立冬前后冬储大白菜上市的时候,成堆成堆的菜垛筑成一道道胡同,大人们排起了长长的购菜长龙,孩子们则在高高的菜垛间追跑嬉戏,仿佛那里成了他们的临时乐园,菜站的售货员除了收钱、搬运外,忙的就是成筐成筐地清理白菜帮子。现而今,又到了冬储白菜上市的时候,昔日繁忙的购菜场面却早已不见,用北京人的话讲,现在冬季蔬菜吃啥有啥,谁还费劲巴拉的去冬储白菜?
曾经作为“当家菜”、“政治菜”的大白菜,现在已经变成了百姓菜篮子里的平常菜了。
记者 宗焕平 徐仁杰 李江涛
王思海 摄影 李文 编辑 齐雄
冬储大白菜平淡上市
这几天是北京冬储大白菜集中上市的日子,但北京街头和各菜市场堆积如山的白菜垛少了,市民排队争购大白菜的场面不见了。
 |
购买大白菜再也见不到排队争购的场面
|
记者在甘家口白堆子菜市场看到,来这里买大白菜的人稀稀落落,而且大都只买三五棵。推着三轮车买菜的孙喜林老人买了4棵大白菜,顺便还买了少量的黄瓜、西红柿、菠菜。老人对记者说,要是以前,少说也得买一二百斤大白菜过冬,现在菜的品种多了,谁还费劲冬储白菜。
北京市农业局蔬菜管理处的张立新说,北京冬储大白菜不再像前几年那样风光,原因是曾经作为“当家菜”、“政治菜”的大白菜,现在已经变成了平常菜。
大白菜在北京素有“当家菜”之称,过去由于冬季蔬菜供应有限,每年立冬前后,北京人每家每户总要储存上百斤大白菜。冬储大白菜上市时,各菜店门口的大白菜都会堆得如小山般高,市民排队争购的热闹场面会定期出现。为确保市民必需,北京市蔬菜供应部门要不遗余力地组织冬储大白菜货源。
1997年,北京市放开了对冬储大白菜种植面积和价格的控制。由于是市场调控的第一年,北京市专门调集商业、农业等管理部门的人力成立了秋菜上市指挥部进行监督和协调。出乎意料的是,市民对此反应平静。
此后,北京大白菜的受重视程度一年不如一年,种植面积也一直成下降趋势。1997年,北京市大白菜种植面积约1.3万公顷,今年则不到1万公顷。今年全市大白菜的总产量预计7.7亿公斤,比去年减少28%,预计集中上市期供应量为5.4亿公斤,也比去年有所减少。
 |
北京的农贸市场和菜店里,黄瓜、西红柿、辣椒、菠菜、茄子等应有尽有 |
北京市农业局蔬菜管理处处长陶志强说,北京冬储大白菜风光不再,缘于近几年“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巨大成就,老百姓冬季可选择的菜品日渐丰富,因此大白菜作为百姓“当家菜”的地位才逐年下降。现在,在北京的农贸市场和菜店里,黄瓜、西红柿、辣椒、菠菜、茄子等应有尽有,还能看到苤蓝、翡翠菜花等“新面孔”。
陶志强介绍说,为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北京市近几年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仅保护地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就有1.7万公顷。全市现有300多个蔬菜品种,芹菜、香菜等30多种鲜菜已能保证日常供应。此外,海南、云南、贵州等南方省市的蔬菜近几年也大量涌入北京市场,目前已占北京市鲜菜品种的5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