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领专项”集聚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为北京竞逐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活水-新华网
2024 08/13 09:25:56
来源:北京日报

“青领专项”集聚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为北京竞逐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活水

字体: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北京,勇立创新潮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呼唤青年科技人才。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2020年启动实施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资助专项”(以下简称“青领专项”),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跟着项目走,以项目实施带动企业集聚培育人才”工作模式,集聚培养青年科技人才逾500人,引领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北京竞逐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瞄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企业聚才

  诞生于中关村的“青领专项”入选企业华辉安健,A轮阶段就拿到5亿元融资。

  资本的青睐,彰显了企业的实力——创始人李文辉是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巴鲁克·布隆伯格奖”的首个中国获得者,团队自主研制的创新药物HH-003,用于治疗慢性丁型肝炎病毒感染,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认定为突破性治疗品种。要知道,只有为严重危及生命或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提供有效防治手段的创新药或改良型药物,才有资格被认定为这一治疗品种。

  一流的研发实力离不开一流人才队伍支撑。华辉安健项目负责人古旭表示,“青领专项”帮助企业发挥领军人才“头雁”效应,成功培养集聚了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团队规模从立项时的65人,扩充到如今的120人,研发人员中硕博士占比超过95%。

  帮助企业集聚培养所需人才,正是“青领专项”的初心所在。专项明确人才标准并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向企业充分授权,鼓励企业围绕攻关需要组建团队。团队用什么人,自己说了算,政府则按合同提供“资金+人才政策”的“一揽子”综合支持。

  专项实施以来,人才集聚效应显著。首批25个企业项目团队人才总量3年内由197人增长到335人,其中博士达四分之一。第二批刚刚实施过半,22个企业项目团队人才总量已由131人增至239人,增幅达82.4%。两批共新增246人,其中既有卓越工程师、国际化创新型管理人才,也有产品经理、产业投资人,企业人才结构日趋合理。

  遴选攻关项目,真刀真枪育才

  人才如剑需磨砺,挑战方能显锋芒。青年人才若要快速成长,就要攻关真项目、解决真问题、练就真功夫。“青领专项”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沿领域,按照“项目实力、人才活力、发展潜力”评价维度,精心遴选攻关项目,并在人才培训经费、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培养支持,助力人才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实战淬炼。

  在“青领专项”的培养支持下,人才“尖兵”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取得一项又一项科技成果。百度项目围绕增强语义理解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方向打造人才团队。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团队,仅用3年时间就发布了首个国产大模型“文心一言”,达到抢占语义理解大模型领域先机的立项目标,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奥星贝斯项目打造的人才“尖兵”队伍,自主研发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数据库世界杯”上刷新世界纪录。旷视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协同创新平台项目,面向典型应用场景开展验证和市场应用建设的人才团队,直接经济收益达7.5亿元。

  在科技攻关的火热一线历练人才,越来越多的新星闪耀光芒。在首批“青领专项”支持项目中,13名人才入选国家或市级人才计划,10名人才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名人才获得国际知名奖项。其中,一位“90后”青年科技人才荣获“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成为该奖项创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北汽新能源项目负责人代康伟带领团队取得多项行业第一,团队中的3名成员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她本人也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管家式”陪伴服务,解人才后顾之忧

  华龛生物联合创始人鄢晓君,从清华大学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在京创业,攻关生命科学领域的细胞药物研发。

  随着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鄢晓君却很忧虑,“公司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但作为初创公司资金压力较大,人才薪酬不占优势,十分需要政策支持”,她坦言。

  解企业燃眉之急,“青领专项”为项目提供真金白银,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并结合行业平均薪酬水平,为项目团队量身定制育才留才资助政策,并对资助资金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便于灵活使用。

  鄢晓君说:“‘青领专项’的支持,大大激励了科研团队的工作动力,对稳定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大家能够安心工作,提升了战斗力。”

  “青领专项”不仅为人才团队提供资助,还根据人才需要,提供“一揽子”生活服务支持,为团队送上“定心丸”。

  2023年,精进电动项目工程师王连新一家在“青领专项”政策保障下,扎根北京。他说:“能成为‘青领专项’的一员深感荣幸,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科研道路的鼓励,我将毫无顾虑地继续追求技术上的突破。”

  稀宇极智科技项目负责人苏彤说:“北京市人才局经常上门解读政策,了解项目团队建设中的困难并及时协调解决,提供了全周期‘管家式’的服务,一批技术骨干的后顾之忧得以解决,能够轻松上阵。”专项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服务保障,使人才能够心无旁骛、潜心攻关。

  提供专业支持,精准识别人才

  如果把人才比作隐匿在沙砾中的金子,那么“青领专项”就像淘金滤网。专项会同专业机构帮助企业开展人才盘点,绘制项目“人才需求矩阵”并给予支持,帮助一批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脱颖而出。

  2022年,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的沈伟伟,加入“青领专项”——京东“智慧供应链及应用技术”,凭借在供应链管理、全渠道零售、技术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一路过关斩将,晋升为京东集团副总裁、全渠道生态部负责人。

  “吴文俊奖”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奇安信公司工程师黄亮,在“青领专项”支持下,从事零信任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经过努力,该项目荣获“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进步奖”,取得的成果推动了零信任技术标准化工作,为保障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系统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黄亮也在公司崭露头角,担任项目负责人。

  “青领专项”为青年才俊提供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机会,首批项目的197位领军人才中,有178人在项目期结束时获得了职位晋升,晋升率超90%。

  竞逐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上,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一批在历练中成长的青年科技人才,在“青领专项”的支持下,在北京创新创业的舞台上挑大梁、当主角、站“C位”,成就事业、绽放青春。相信,在北京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吸引下,在首善情怀的感召下,越来越多青年人才将竞相选择北京、扎根北京,在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追寻科技之光、逐梦星辰大海。(记者 武红利)

  (原标题:“青领专项”创新青年科技人才发现、培养、使用、保障机制 为北京竞逐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活水)

【纠错】 【责任编辑:胡傲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