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新华网
2024 01/11 08:34:54
来源:新华网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

字体:

  新华网北京1月10日电(记者魏梦佳)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9日在该校正式成立。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这一新成立机构将以跨学科、深度研究、独特理论和国际视野为特色,致力于构建具有“人大风格、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着力培养区域国别研究人才,为构建实现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发展、服务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成立仪式现场(人大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在区域国别学领域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作为该校首批确立的校级“创新高地”之一,区域国别研究院的工作涵盖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智库平台、对外交流等多方面,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教授牵头筹建。未来,研究院将以多学科知识为依托,秉持多学科交叉理念,重点围绕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欧洲研究、欧亚研究、亚太研究、法国与法语国家研究和全球政治与经济研究等领域开展工作。

  “区域国别学不仅是‘大学之学’,更是‘大国之学’。”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成立仪式上表示,希望区域国别研究院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打造“独树一帜”的标志性成果,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区域国别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提供更坚实的战略支撑。

  “展望2024:百年变局下的世界秩序与地区动态”学术研讨会也在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成立的同时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相关专家学者围绕“2024年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展望”“百年变局下的地区局势解析”等话题展开探讨交流。

  

图为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中交流(人大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在会上阐述了区域国别学的学科特点。他认为,在微观层面,田野调查对于深入理解世界各国扮演着关键角色,这是人工智能所无法替代的,而在宏观方面,区域国别学的核心在于理解由世界市场和政治思潮所引发的制度变迁。在开展区域国别研究时,需重视学科特点,注重微观方法与宏观理论的有机融合,拓宽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表示,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就要对重点国别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总结不同国别的代表性特征和问题,提取区域中的共性和差异性问题,阐释深层次的历史与现实的关联。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的成立必将为建构区域国别学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注入强大动力,为培养高素质区域国别研究人才添砖加瓦。

【纠错】 【责任编辑:毕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