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王艳刚)中国城市共公共交通协会近日组织召开“提升慢行交通治理水平,助力文明城市建设”座谈会,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技术规范等多角度展开讨论,聚焦慢行交通尤其是共享两轮车的治理工作。
近年来,共享两轮车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部分城市共享两轮车仍会出现乱停乱放影响市容市貌的现象。在各地“创文”过程中,对慢行交通的监管与治理均是重难点之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要有“披荆斩棘”的力度,更要有以人为本的温度,让城市的烟火气越来越浓,让市民安居乐业,便利出行。
座谈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认为,从出行方式来看,共享两轮车与家用的非机动车性质一致,从城市治理的角度应当同等对待。从节能减排、道路资源利用率的角度来看,共享两轮车属于低碳绿色、道路资源集约利用的出行方式,应当鼓励。从另一角度看,共享单车也存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公共秩序方面的隐患和管理问题。城市管理者应更多考虑如何消除负面影响,比如通过标准规范提高电动车性能与安全性、提高充换电安全性、规范出行者行为等多方面协同治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体检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姜洋表示,我国已进入了城市存量发展时代,城市交通更要注重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共享两轮车在各类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旅游城市交通出行占比逐年上升,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广大群众对于慢行交通出行的热情,也说明了共享两轮车对城市交通的重要作用,值得肯定。共享两轮车可以降低居民交通成本、增加就业可达性、面向旅游人群提供新的出行选项,可以有效提升经济活力。
济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技术设施大队姚华大队长介绍济宁慢行交通治理经验。济宁主城区共有8家共享两轮车运营企业,投放量约1.4万辆,目前管理有序、运行高效。
姚华认为,共享两轮车的治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投放底数不清、停放秩序混乱、运维问题处理不及时不规范三个方面。针对以上问题,济宁市建设了“共享两轮车序化管理平台”,从“靠人管”转变为“靠技术管”,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精准性。2020年,济宁市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由于采用了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在创文创卫期间,共享两轮车的调度与管理也能高效实现,没有再采取收车的手段。
临沂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中心调度协调科副科长刘娈娈介绍,临沂市通过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的方式实现对所有共享两轮车的有效监管。通过大数据分析将车辆运营指标科学分配给共享两轮车企业,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基础建设,打造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城市单车管理临沂新模式。
目前临沂市共有5家共享两轮车运营企业,注册车辆3.2万辆,实际运营2.4万辆,实现有序管理。在城市重大活动、创文创卫期间,也能实现共享两轮车的有序管理、及时调度,不影响市民的日常交通出行。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举表示,共享两轮车是城市慢行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交通系统完善和市民出行具有积极意义,也能为城市经济活性化注入新动能。希望在政府管理、协会监管、企业配合、市民参与的多方协同下,使共享两轮车为完善城市出行服务、提升交通公平性、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