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鲁畅、谢晗)经过三年多的文物修缮和展陈提升,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宣南文化博物馆18日重新向公众开放。开放当日,全国首部沉浸式导览剧《宣南往士》精彩亮相,观众在焕然一新的“京师首刹”长椿寺跨越时空,感受宣南文化的底蕴与魅力。
宣南是北京建城和建都的肇始之地,宣南文化被誉为北京文化源头、缩影与精华。宣南文化博物馆坐落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椿寺内。自2019年,长椿寺第二次大规模文物修缮工作启动,同步对博物馆原有展陈内容进行了改陈提升。
如今,“京师首刹”长椿寺修缮一新。展陈提升后的宣南博物馆以宣南士乡历史文化为主题,生动地展示宣南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主展览《风声、雨声、读书声——北京宣南士乡历史文化展》以“文以载道、家国情怀”为核心,分为“此地为宣南”“士聚宣南”“斯文在兹”“先忧天下”“宣南新声”五个部分,围绕“宣南士乡”的城市空间、士人群体的生活空间、学术活动、精神追求等梯次展开,全面解读士乡内涵,展现士人心系家国命运、挺立时代潮头、勇于担当大任的人文精神。
开放当日,宣南文化博物馆内,沉浸式导览剧《宣南往士》首演,导览剧一改传统博物馆讲解“你讲我听”的参观模式,把墙上的展览内容用戏剧体验的表现形式,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宣南变迁,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亲身体会公祭杨椒山、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宣南报业……据介绍,《宣南往士》打破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空间界限,更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地满足观展需求。未来,馆方还将探索推出常态化的沉浸式体验和定制化的高品质演出。
近年来,西城区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统筹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机制,启动52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项目,已完成34处,一批文物得到活化利用,重燃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自信,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打造首都博物馆之城的“西城模式”。